信息公開
學院最新情況簡介
時間:2016-09-12點擊:編輯:院長辦公室
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始建于2001年,2004年經國家教育部確認為獨立學院。學院現有30個本科專業,涵蓋工、理、文、經、管、藝6個學科門類,面向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招生,現有在校生9552人。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激光與光電子科學家姚建銓教授受聘為我院名譽院長,親自指導學院學科專業與師資隊伍建設。
學院2010年被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高等教育專業委員會評為全國優秀民辦高等教育學校;2016年,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公布的最新“中國獨立學院排行榜300強”中,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排名第18。近年來,學院先后獲得長春市委、市政府授予的“長春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長春市“五•一勞動獎狀”、“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榮譽稱號。
一、辦學體制與辦學理念
學院始終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國家政策法規,自覺接受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和社會監督,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專業技術人才。
“十三五”期間,學院提出了“轉設為普通民辦高校、轉型為應用型院校、建設國內一流民辦大學”的三大目標。通過實施“全面開放辦學、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創新、全面依法從嚴治校”四大發展戰略,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培養具有人文和創業、創新精神,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二、辦學基礎設施
學院現有兩個校區:位于吉林省長春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蔚山校區及位于寬城區學理路的蘭家校區,總占地面積52.3049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0.9336萬平方米。學院教學科研儀器設備投資10075.916959萬元;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78.4704萬冊;學院建有真空鍍膜實驗室、喇曼光譜實驗室、光速測量實驗室、塞曼效應實驗室、電子衍射實驗室、信息處理實驗室、光電檢測技術實驗室、機械設計實驗室、通信網絡實驗室、會計模擬實驗室、同聲傳譯實驗室等125個實驗室;建有金工實習實訓基地、電子工程實訓基地、光電工程實訓基地、光電科學實訓基地、通信工程實訓基地等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另建有96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學院基本設施先進,辦學條件精良,建有體育場、體育館、籃排球專用場地、學術報告廳、校史館、美術館以及學生公寓、大學生餐廳、浴池、洗衣房、美發廳、書屋、健身運動中心、超市、校醫院為師生員工提供優質、便捷的學習、工作、生活服務。
三、教學單位及學科專業設置
學院設有光電科學分院、光電工程分院、電子工程分院、信息工程分院、機電工程分院、經濟管理分院、語言文學分院、傳媒藝術分院、基礎教學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和體育教研部等11個教學單位。
學院以長春理工大學的優勢學科為基礎,同時結合自身特色和市場需求,形成了以理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專業布局?,F開設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物聯網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營銷、會計學、英語、日語、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廣告學、環境設計、美術學、視覺傳達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網絡工程等30個本科專業。
四、師資隊伍
學院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擺在突出的地位,采取多渠道、多舉措,吸納高層次人才和不斷提升教師學歷層次和業務水平,形成了學歷、職稱、年齡結構合理,業務素質高,教學能力強的專任教師隊伍。學院現有專任教師536人,其中“雙師型”教師224人,占專任教師的41.79%,生師比17.2 :1;具有博士學歷的57人、碩士學歷的319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0.15%;現有教授81人、副教授163人,共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5.52%,師資隊伍結構日趨合理。學院還聘請天津大學、吉林大學、長春理工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碩士導師、博士導師等資深教授或教學名師來院任教。學院建立了學科專業帶頭人制度和青年教師導師制,各本科專業均配備了學科專業帶頭人,指導學科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及青年教師培養,并聘請大批有企事業單位管理經驗和專業技術人才來院授課,為學院的教育教學提供了雄厚的師資保障。
五、教學與科研
學院始終視教學質量為學院發展的生命線,積極引進國內外高校先進的教育思想、教學改革經驗、教學管理模式與運行機制,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重點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的培養。
學院強化素質教育,加強人文教育,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近三年我院參加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光電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畢昇杯”全國電子創新設計競賽、吉林省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中國教育機器人大賽、大學生廣告設計大賽、全國管理決策模擬大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等賽事,獲得國家一等獎5項,國家二等獎5項,國家三等獎25項;省級一等獎83項,省級二等獎93項,省級三等獎112項。截止到2016年9月參加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光電設計大賽、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互聯網+會計大賽、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機器人大賽等賽事,目前已公布成績的,國家二等獎1項,國家三等獎3項;省級一等獎6項,省級二等獎26項,省級三等獎23項。
學院現有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工程中心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省級精品課程6門,省級優秀課程21門。
學院積極開展教科研工作,近年來,共承擔省部級(含)教科研課題108項;在省級(含)以上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81篇;獲得教育科研成果獎16項;出版教材專著22部;有51項發明創造獲得發明專利。
學院堅持產學研互動發展,積極推進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工作,與多家省內外大中型企業開展科研合作項目,初步形成了產學研結合創新的格局。
六、校企合作與國際合作
我院建立了校企合作單位96家,滿足了學生認識實習、生產實習、頂崗實習等實踐教學的安排。同時與多家企業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近幾年,與長春阿爾瑪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立方氮化硼成型刀具應用技術研究;與長春第一機床廠合作開展高速電主軸參數測試研究;為吉林省一汽豐田發動機制造企業進行發動機鑄造生產線落砂機構改造;為吉林省一汽豐田發動機制造企業進行發動機箱體堰加工生產線技術改造;為一汽配套企業長春凱迪汽車公司完成新速騰車門零件的數字化設計;為長春熱縮有限公司研制的注塑模具快速脫模裝置;為一汽集團、長春軌道交通、吉林油田、松原熱電廠等企業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實際技術難題。目前學院與吉通共建一個專業工程師班;與華為共建網絡信息技術學院,并正在與中興通訊、中國中車、吉林通用等大型企業建立深度合作關系。
我院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近一年來,學院接待了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大學工程學院代表團和韓國木浦大學代表團來訪,與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大學、英國桑德蘭大學、韓國理工大學、韓國木浦大學、韓國清州大學、泰國博仁大學簽訂了合作備忘錄和國際合作項目協議,并將與上述學校開展多層次多方面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活動。2016年我院選派一批學生赴韓國理工大學參加冬令營和交流生項目,選派2名學生參加中國-捷克-美國西雅圖城市大學本碩連讀國際交流項目。與國外知名大學共建專業、學院等國際合作項目正在進行中。
七、人才培養
學院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發展,因材施教,實施分層次教學,對有考研潛質的學生積極創造條件進行重點培養,同時以各類競賽為契機拉動學生綜合性、創新性實踐教學的開展。學院積極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斷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建院以來,我院累計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20000余名專業技術人才,近三年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達95.37%。畢業生廣泛分布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汽集團、海爾集團、東軟集團、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各條戰線,并以基礎扎實、動手能力強的特點,深受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另外,我院先后有1516人考取了吉林大學、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985”、“211”高校及其他科研院所和國外知名高校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為增加學生的就業機會和就業能力,我院學生在就學期間可以參加學院組織的各類崗位的職業資格培訓。我院與省職業鑒定中心合辦開展了數控車工、電子商務師、廣告設計師、國家二級建造師等鑒定項目;與吉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電子行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聯合開展了激光機裝調工、電子產品制版工、雷達調試工、電源調試工、真空電子器件化學零件制造工、電子真空鍍膜工等52個鑒定工種。學生可根據所學專業選學考取一個或多個職業資格等級證書,為就業奠定基礎。除此之外,還有國家教育部頒發的NIEH、教師資格證等。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激光與光電子科學家姚建銓教授受聘為我院名譽院長,親自指導學院學科專業與師資隊伍建設。
學院2010年被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高等教育專業委員會評為全國優秀民辦高等教育學校;2016年,在艾瑞深中國校友會網公布的最新“中國獨立學院排行榜300強”中,長春理工大學光電信息學院排名第18。近年來,學院先后獲得長春市委、市政府授予的“長春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長春市“五•一勞動獎狀”、“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榮譽稱號。
一、辦學體制與辦學理念
學院始終堅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國家政策法規,自覺接受政府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和社會監督,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持為國家和社會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專業技術人才。
“十三五”期間,學院提出了“轉設為普通民辦高校、轉型為應用型院校、建設國內一流民辦大學”的三大目標。通過實施“全面開放辦學、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創新、全面依法從嚴治校”四大發展戰略,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培養具有人文和創業、創新精神,具有國際化視野的高素質應用型技術技能型人才。
二、辦學基礎設施
學院現有兩個校區:位于吉林省長春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蔚山校區及位于寬城區學理路的蘭家校區,總占地面積52.3049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0.9336萬平方米。學院教學科研儀器設備投資10075.916959萬元;圖書館館藏紙質圖書78.4704萬冊;學院建有真空鍍膜實驗室、喇曼光譜實驗室、光速測量實驗室、塞曼效應實驗室、電子衍射實驗室、信息處理實驗室、光電檢測技術實驗室、機械設計實驗室、通信網絡實驗室、會計模擬實驗室、同聲傳譯實驗室等125個實驗室;建有金工實習實訓基地、電子工程實訓基地、光電工程實訓基地、光電科學實訓基地、通信工程實訓基地等校內實習實訓基地,另建有96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
學院基本設施先進,辦學條件精良,建有體育場、體育館、籃排球專用場地、學術報告廳、校史館、美術館以及學生公寓、大學生餐廳、浴池、洗衣房、美發廳、書屋、健身運動中心、超市、校醫院為師生員工提供優質、便捷的學習、工作、生活服務。
三、教學單位及學科專業設置
學院設有光電科學分院、光電工程分院、電子工程分院、信息工程分院、機電工程分院、經濟管理分院、語言文學分院、傳媒藝術分院、基礎教學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研部和體育教研部等11個教學單位。
學院以長春理工大學的優勢學科為基礎,同時結合自身特色和市場需求,形成了以理工科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專業布局?,F開設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軌道交通信號與控制、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軟件工程、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物聯網工程、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材料成型與控制工程、國際經濟與貿易、市場營銷、會計學、英語、日語、漢語言文學、漢語國際教育、廣告學、環境設計、美術學、視覺傳達設計、服裝設計與工程、網絡工程等30個本科專業。
四、師資隊伍
學院始終把教師隊伍建設擺在突出的地位,采取多渠道、多舉措,吸納高層次人才和不斷提升教師學歷層次和業務水平,形成了學歷、職稱、年齡結構合理,業務素質高,教學能力強的專任教師隊伍。學院現有專任教師536人,其中“雙師型”教師224人,占專任教師的41.79%,生師比17.2 :1;具有博士學歷的57人、碩士學歷的319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70.15%;現有教授81人、副教授163人,共占專任教師總數的45.52%,師資隊伍結構日趨合理。學院還聘請天津大學、吉林大學、長春理工大學等國內知名高校碩士導師、博士導師等資深教授或教學名師來院任教。學院建立了學科專業帶頭人制度和青年教師導師制,各本科專業均配備了學科專業帶頭人,指導學科專業建設、人才培養及青年教師培養,并聘請大批有企事業單位管理經驗和專業技術人才來院授課,為學院的教育教學提供了雄厚的師資保障。
五、教學與科研
學院始終視教學質量為學院發展的生命線,積極引進國內外高校先進的教育思想、教學改革經驗、教學管理模式與運行機制,建立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學質量監控體系,重點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的培養。
學院強化素質教育,加強人文教育,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近三年我院參加了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全國光電設計大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畢昇杯”全國電子創新設計競賽、吉林省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中國教育機器人大賽、大學生廣告設計大賽、全國管理決策模擬大賽、全國大學生英語競賽等賽事,獲得國家一等獎5項,國家二等獎5項,國家三等獎25項;省級一等獎83項,省級二等獎93項,省級三等獎112項。截止到2016年9月參加了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全國光電設計大賽、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互聯網+會計大賽、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機器人大賽等賽事,目前已公布成績的,國家二等獎1項,國家三等獎3項;省級一等獎6項,省級二等獎26項,省級三等獎23項。
學院現有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3個,省級工程中心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特色專業2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2個,省級精品課程6門,省級優秀課程21門。
學院積極開展教科研工作,近年來,共承擔省部級(含)教科研課題108項;在省級(含)以上學術期刊發表論文381篇;獲得教育科研成果獎16項;出版教材專著22部;有51項發明創造獲得發明專利。
學院堅持產學研互動發展,積極推進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和成果轉化工作,與多家省內外大中型企業開展科研合作項目,初步形成了產學研結合創新的格局。
六、校企合作與國際合作
我院建立了校企合作單位96家,滿足了學生認識實習、生產實習、頂崗實習等實踐教學的安排。同時與多家企業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近幾年,與長春阿爾瑪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開展立方氮化硼成型刀具應用技術研究;與長春第一機床廠合作開展高速電主軸參數測試研究;為吉林省一汽豐田發動機制造企業進行發動機鑄造生產線落砂機構改造;為吉林省一汽豐田發動機制造企業進行發動機箱體堰加工生產線技術改造;為一汽配套企業長春凱迪汽車公司完成新速騰車門零件的數字化設計;為長春熱縮有限公司研制的注塑模具快速脫模裝置;為一汽集團、長春軌道交通、吉林油田、松原熱電廠等企業解決生產過程中的實際技術難題。目前學院與吉通共建一個專業工程師班;與華為共建網絡信息技術學院,并正在與中興通訊、中國中車、吉林通用等大型企業建立深度合作關系。
我院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近一年來,學院接待了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大學工程學院代表團和韓國木浦大學代表團來訪,與英國哈德斯菲爾德大學、英國桑德蘭大學、韓國理工大學、韓國木浦大學、韓國清州大學、泰國博仁大學簽訂了合作備忘錄和國際合作項目協議,并將與上述學校開展多層次多方面的國際合作與交流活動。2016年我院選派一批學生赴韓國理工大學參加冬令營和交流生項目,選派2名學生參加中國-捷克-美國西雅圖城市大學本碩連讀國際交流項目。與國外知名大學共建專業、學院等國際合作項目正在進行中。
七、人才培養
學院積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和個性發展,因材施教,實施分層次教學,對有考研潛質的學生積極創造條件進行重點培養,同時以各類競賽為契機拉動學生綜合性、創新性實踐教學的開展。學院積極倡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斷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建院以來,我院累計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了20000余名專業技術人才,近三年畢業生平均就業率達95.37%。畢業生廣泛分布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汽集團、海爾集團、東軟集團、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各條戰線,并以基礎扎實、動手能力強的特點,深受用人單位的廣泛好評。另外,我院先后有1516人考取了吉林大學、天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985”、“211”高校及其他科研院所和國外知名高校繼續攻讀碩士、博士學位。
為增加學生的就業機會和就業能力,我院學生在就學期間可以參加學院組織的各類崗位的職業資格培訓。我院與省職業鑒定中心合辦開展了數控車工、電子商務師、廣告設計師、國家二級建造師等鑒定項目;與吉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電子行業職業技能鑒定指導中心聯合開展了激光機裝調工、電子產品制版工、雷達調試工、電源調試工、真空電子器件化學零件制造工、電子真空鍍膜工等52個鑒定工種。學生可根據所學專業選學考取一個或多個職業資格等級證書,為就業奠定基礎。除此之外,還有國家教育部頒發的NIEH、教師資格證等。